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,正在不斷地被業內所強調。
在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,在個人金融征信領域,區塊鏈能夠解決原有模式下存在的痛點。
區塊鏈與解決大數據征信的問題密不可分,甚至是比互聯網征信更好的技術。
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,阿里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在11月11日在韓國首爾舉辦的2019全球區塊鏈產業峰會上表示,能夠通過區塊鏈能夠更好地解決個人征信問題。
據戴慶祝介紹稱,傳統征信主要包括信用歷史、收入水平、資產情況、行為特征、社會關系幾個維度。
“過去做信用評分做兩件事情,一個是爬數據,幾千個甚至更多維度去爬,第二個是基于算法去用好數據,用算法盡可能、更精準的進行運算。”
在戴慶祝看來,雖然互聯網征信解決了此前個人征信問題中的不少痛點,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。
例如傳統互聯網征信仍然存在著‘數據孤島’的現象。
“雖然互聯網征信解決了過去的痛點,實現了補充,不過這種模式也存在問題,例如很多數據來自于不同的政府、公共部門,而出于利益或者安全等方面的考量,他們并不愿意拿出來共享。”戴慶祝說,“比如個人違章的情況,法院的違約情況我們都拿不到,這些互聯網征信搞不定,他解決不了數據機構方安全和責任的擔憂問題。”
但在戴慶祝看來,通過區塊鏈的技術能夠解決這一問題。
“可以把數據上傳到區塊鏈上,機構之所以在區塊鏈技術下愿意共享 因為數據能夠加密且不可盜用,目前數據最大的問題就是運營人員偷數據,但在區塊鏈模式下,沒有運營管理人這個角色存在,因此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真實性。”戴慶祝指出。
在其看來,在該方案的操作中,只需要用戶上傳數據并同步到鏈上,通過設計向提供數據的用戶給予token獎勵,進而能夠讓征信機構以更全面的數據來進行信用判斷。
“對于數據供給方來說,運用激勵機制鼓勵他來提供數據,效率明顯更高,并且真實性和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。”戴慶祝表示,“這也會進一步促進其來提供數據。”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